焦點話題2016-04-01

闊別40載,訪師與緬懷

張式銘老師發揚老衛道精神,將愛心廣被十方大眾
趁著日前的連假,我拜訪了自高中畢業後闊別逾40年的「永遠的小張」張式銘老師。固然,衛道中學建校初期藉著全體師生的努力與犧牲奉獻,很快就擠身名校之林。但在舊衛道的歷史上,假如缺少了二個人,必然大為失色。這二個人,一是石修士,另一位就是小張老師。
闊別40載,訪師與緬懷文/陳泰杰
張式銘老師(左) 已自衛道中學退休,現任佛教台中蓮社社長。

我畢業於台中市私立衛道中學,這是一所由加拿大天主教修會於1955在台創立,同時設有初中及高中的教會學校。當時包括校長在內的神父和修士們以校為家,努力辦學,孕育出既嚴格又大氣的校風,讓衛道中學的名氣在短時間內便傳遍全台,也吸引了許多外地生前來就讀。

同為校友,對學校更具使命感

張老師長我10歲,初中及高中六年都在母校求學,期間深受師長及神職人員犧牲奉獻精神感動。大學畢業服完義務役後,基於一份強烈的傳承使命感,他選擇回到母校服務。衛道是他在社會上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的一份工作。

民國66年的夏天,我經由高中聯考分發進入衛道中學就讀,並寄宿於校。老師似乎也在同一年就任舍監。當時舍監共有三位,主任是加拿大籍的石伯男修士,石修士堪稱是衛道建校迄今最受懷念的師長,他一生勞碌、將生命完全奉獻給學生、學校、以及台灣這塊土地。石修士下有張心恢、張式銘二位老師;大家私下分別以「老張」「小張」稱之。老張主管初中部住校生,高中部則交給小張。

一位令人難以捉摸的舍監

舍監的工作可以很輕鬆也可以很勞碌,張老師選擇了後者。無數個日與夜,他都和住校生一起渡過,白天檢查內務、兼課,三餐都和住校生一起用,晚餐後在辦公室(寢室)處理大家的繳費、請假、申訴、輔導種種雜務,接著又盯晚自習、直至深夜熄燈,24小時和我們在一起,即便是後來結婚成立家庭亦然。

當時老師的身形削瘦,行動敏捷,濃眉加上一副茶色鏡片眼鏡,看起來精明幹練又深不可測。大學學的是管理,服役期間從老士官長們身上學習到人際相處,種種的歷練讓他當起舍監來十分稱職。他有著超越年齡的穩重與智慧,語言很有說服力,又勤於任事,為了糾舉違規行為,飛簷走壁、夜半出勤,都成家常便飯。30幾年下來,太多他的軼聞在學生之間流傳。但最重要的是,他的行事都是為學生打算,因此違規接受處罰的學生也只有心服口服。

但老師最令我折服的,還是他對於衛道精神的傳承以及實踐。

承先啟後,延續「衛道的味道」

老師總愛在公私場合分享過去所親炙的師長言行,讓我們更瞭解學校的歷史與文化,也更添一份榮譽感。他求學時的舍監范靄夫修士,在我入學時已經離世,但顯然老師深受范修士的影響,透過老師的言談,我們可以想見早期外籍神職人員治校的理念,而從老師的作為當中,我知道,老范的典範已成功轉移到了他身上。時至今日,老師每次總有說不完的故事令我們省思。

他對於石修士以及校長王永清神父尤敬愛有加。二位過去是他的師長,後成來了他的上司,在工作上,他唯命是從,而當他們年老時,更施予家人般的照顧,形影不離,協助就醫、安養、關心生活起居,無一不與。

王校長在他多年的照顧下安返天家,石修士奉修會命退休,由他與師母親自扶持,一路從台北護送回到加拿大魁北克。數年後,基於思念,他又發起「萬里訪師團」帶領同學前往加拿大探訪石修士以及雷彌奧修士等老衛道人。而雷修士、石修士也就在大家的探視過後不久,安然辭世。

幾年前,老師自衛道中學退休,受台中市佛教蓮社之聘擔任社長。現在他將數十年來關懷學生與師長的愛心,進一步發揮到關懷十方大眾。蓮社社長原本是榮譽職,老師將它當成正職來做,日夜從公,與過去衛道時期並無二致,舉凡外出助念、社內定期祭典、社員年節問候,他都親力親為。3,000位社員中,可以叫得出超過800位的名字。在我拜訪期間,可以感受到社內上下的朝氣,以及和外界的積極互動。

發揚衛道精神,大愛關懷眾生

天主教與佛教雖然教義不同,但同樣對於世人懷抱著慈悲的胸懷。我覺得張老師從衛道到現在,始終如一,為人們扮演一個重要的安定力量,有他在,覺得很安心、很溫暖。即使是受教40年後的今日,我依然能夠感受到這份溫暖。

(作者於民國66~69年期間就讀衛道中學高中部)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