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多采多姿的生活方式、累積財富和影響力的手腕、經營龐大家族的精力和耐,心以及避免犯下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誤,都令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阿諾雖然並未形諸文字,但是從他一生的行事風格可看出端倪。經由他在高爾夫球場、餐廳、會議室、宴會廳、記者會、企業活動和電視節目中的應對進退,他親身示範如何擷取和享受高爾夫的一切益處。而且沒有人比他更加飲水思源,感恩圖報。下面就是我們從阿諾身上學到的10件事。
1.開創並保持獨特的打球系統
阿諾竭精殫慮開創屬於自己打球系統,除了揮桿方法和基本功之外,還包括許多形而上的東西,包括每支鐵桿的擊球距離、側坡和下坡的擊球傾向、如何在風中擊球以及如何保持冷靜等等。這些系統化方法幾乎都是阿諾獨力開創。「你經常會看到我在開球台上再三調整握桿和試揮球桿,其實我是在思考如何打這球,」他說。「這套系統幫助我克服各種擊球情況。」
2.永遠衣著得體
不喜穿襪子或許是帕瑪在衣著上唯一偏離傳統之處,除此之外他的衣著永遠中規中矩,而且跟得上流行,他討厭留鬍子、帽子反戴、襯衫不紮進褲頭。1960年代的海軍藍羊毛衫、1970年代蝙蝠領襯衫以及1980年代的硬領球衫,在在襯托出他的丰采。一直到最近他的衣著依舊搶眼。他喜歡穿著粉紅色球衫,每次出賽必定穿著一雙全新的球鞋。不過基本上他還是屬於老派穿著,上球場一如上教堂或前往公司開會般慎重其事,因為他十分重視球迷和其他選手。
3.關懷下一代
阿諾在2013年破天荒攜手超級名模凱特.厄普頓(Kate Upton)為高爾夫文摘拍攝封面照片,然而拍攝工作由於他忘情吹噓孫女安娜.威爾斯的揮桿而暫停。阿諾眉飛色舞地講述安娜開球超過240碼、突破80桿、運動天賦過人諸如此類,沒完沒了,攝影師不得不打斷他的話語,請他回歸拍攝作業。孩子們總是吸引阿諾的注意,樂於為小粉絲們簽名,並且積極贊助和參與青少年活動。他在1984年同意以自己的名義出版童書,1989年創立阿諾.帕瑪兒童醫院,而他的基金會更是熱心捐款贊助許多青少年活動。
4.步履不停
阿諾強烈排斥高爾夫球車,他在高爾夫球場上步行的里程數或許超過任何一位高球員。對他而言,步行和揮桿一樣都是高爾夫的核心價值。步行不但有益健康,更有助於他打出好成績,使他更能享受打球樂趣。他始終堅持步行打球,從不主動搭乘球車,就連老來參加常春巡迴賽也是一以貫之,甚至倡議禁止常春巡迴賽使用球車。他一輩子都身手矯健,或許部分是拜堅持步行之賜。
5.握桿重於一切
一年一度的瓦登獎頒發給_PGA巡迴賽該年平均成績最低的選手,獎杯是雙手握桿的銅像,名教練布區.哈蒙(Butch Harmon)一直堅持那是以阿諾的完美握桿為藍本,與NBA標誌中的傑瑞.威斯特(Jerry West)運球剪影並列不朽圖像。阿諾從未否認或肯定此一傳言,但是不可否認的,他的握桿一直是其他選手羨慕對象。他的握桿既不偏弱,也不偏強,雙手V的字形指向右耳。阿諾的父親在他三歲時傳授握桿之道,並且耳提面命絕對不可更改。所以正確握桿已經成為阿諾的直覺反應,並以此為榮。他的握桿自半世紀前開始就一直是完美握桿的典範。
6.用力擊球
阿諾7歲的時候,一位名叫海倫.佛利茲的女士給他五分錢代為擊球飛越一道溝渠,往後的80年間,他幾乎都是全力擊打每一球。他的1號木桿揮桿極其猛烈,以致於送桿姿勢雖然平穩,但已失之扭曲,鐵桿也因而打起大片草皮。1963年美國公開賽,阿諾在樹樁旁擊球,結果木屑四散各處。阿諾努力宣揚他的揮桿要領:保持頭部固定,肩膀儘量轉動,收桿時雙手高於左肩。不過他也警告說:「全力揮桿是好事,但是超過全力揮桿就會導致災難。」
7.獨尊1號木桿
無論經歷高潮或低潮,阿諾始終獨尊1號木桿。他開出高爾夫史上最著名的一球:1960年美國公開賽一桿攻上Cherry Hills球場par-4第1洞果嶺奠定勝基。「我開球狀況好的時候幾乎所向無敵,因為其他方面也隨之得心應手,」他說。他在拉卓比的住宅中陳列了數百支1號木桿,從柿木桿到金屬桿一應俱全。阿諾是標準的大砲球員,也鼓勵一般球友傚法之。他在2000年破天荒挺一款不合規定的1號木桿。
8.接受高爾夫神秘莫測的一面
相對於Cherry Hills球場石破天驚的一球,1966年美國公開賽,阿諾在Olympic俱樂部後九洞接連幾記低飛左曲球以39桿作收,葬送領先7桿優勢,冠軍拱手讓給比利.卡斯伯(Billy Casper)。這並非阿諾第一次栽跟頭。1961年名人賽最後一洞吞下雙柏忌敗給蓋瑞.普萊爾(Gary Player)。阿諾得到一個教訓,球技有時會不告而別,而你一點辦法也沒有。「出軌的火車很難在駛回正軌,」他說。「逆轉心態回歸兩洞前的思維模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我不確定是否曾經做到。」
9.模仿你的偶像
少年阿諾的揮桿偶像是1930年代名將拜倫.尼爾森(Byron Nelson),再三研讀「拜倫.尼爾森的高爾夫致勝術」一書。阿諾終於結識譽滿高壇的尼爾森之後,更是傾倒於其高貴的運動精神和謙恭有禮的氣度。此後阿諾瀟灑的風範和勇猛的球風一直廣為後世球員所模仿。時至今日,菲爾.米克森(Phil Mickelson)等人在帽子和比賽手冊上簽名時,經常提及是追隨阿諾所樹立的典範。
10.全力推球進洞
「推球距離不足是最大的惡,」阿諾說。他在全盛時期總是全力推球進洞。1960年名人賽最後一輪第16洞,他的博蒂推球直接碰到旗竿彈開(當時經常無人照管旗竿)。他繼而在第17洞20英尺博蒂推球進洞,最後一洞4英尺博蒂推球進洞勝出。他推球之勇猛可見一斑。即使晚年短推球熄火,他仍不改其志。「無論如何都要有推球進洞的決心,」他說。「這樣一來,你至少還有進洞機會,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這正是打高爾夫的目的。」來自阿諾簡單明確的建議。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