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賽事2016-09-29

萊德盃專題報導(一):主場優勢

歷經一連串萊德盃挫敗之後,美國隊這一次有可能在黑澤坦球場扳回一城?
萊德盃專題報導(一):主場優勢

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萊德盃成了最被過度分析的高爾夫賽事。不過大部分的評論都流於狹隘的愛國主義或是大放馬後砲。每個人都儼然萊德盃專家,各自高調紓發看法和情緒。然而,曾經也有很長一段時間(1927-1977),美國隊輕鬆打敗大布列顛&愛爾蘭代表隊,當時甚少出現情緒性評論,更別提深入分析了。但是歐陸選手在1979年加入戰局之後,情況很快出現變化,到了1980年代中期,歐洲隊獲勝已成常態,過去10屆萊德盃取勝八屆。既然歐洲球員技高一籌的論點讓老美吞不下去,於是大多數分析都著眼於一些難以捉摸的因素。

這些統稱團隊化學效應的因素包括:隊長領導統御風格、配對策略、企圖心、愛國心、副隊長、對戰組合、球員休息室娛樂活動、團結之旅、打球順序、記者會、球場配置、配偶的角色和服裝等等。

然而,可預見的,這些無形的因素在今年萊德盃將會更加被強調。

因為求勝若渴的老美將會窮盡一切辦法贏的勝利,各種旁門左道的評論和偏方將應聲出籠。而開出第一槍的正是菲爾.米克森(Phil Mickelson),他在2014年萊德盃結束後,當著另外11位隊友的面,痛批面無表情呆坐一旁的名人堂傳奇名將隊長湯姆.華生(Tom Watson)無能:「不幸的是,過去三屆萊德盃已偏離2008年的致勝模式,我們應該考慮如何找回那個致勝模式,幫助我們打出最好成績。」

這是一位美國選手對隊長最冷酷無情的批評。對照於保羅.麥金利(Paul McGinley)領導下的歐洲隊水乳交融一團和氣,更突顯美國隊嚴重失能。

有些人批評出言不遜,有違忠誠傳統,但是更多人讚揚他要求改變的勇氣。兩個星期後,美國的萊德盃工作小組順勢成立,處世圓融的戴維斯.洛夫三世(Davis Love III)臨危受命出任隊長,老虎.伍茲(Tiger Woods)、吉姆.佛瑞克(Jim Furyk)和史提夫.史崔克(Steve Strick)出任副隊長,未來他們都有可能服正擔任隊長。

黑澤坦球場的「步行者」銅像。

「過去20年我們2勝8負。我相信只要努力,未來20年我們可以做到5勝5負,甚至6勝4負。」─菲爾.米克森

造反有理?
本屆萊德盃不但將驗收工作小組的成效,也間接驗證米克森當初揭竿起義是否站得住腳。

現年46歲的米克森今年有六場比賽打進前五名,包括英國公開賽第二名,所以入選代表隊應該沒有問題。「我不介意成為關注焦點,」他說。「無論打好或打不好,我都是焦點人物。但是我關心美國隊的長期勝利更甚於這一屆的成敗。」
米克森有意、無意地開始為自己找臺階下,宣稱美國隊還需多加努力才能趕上歐洲隊。

「歐洲隊在氣勢上更勝一籌,因為他們最近多次獲勝,」米克森說。「他們有傑出的領導人,領導風格踏實穩健。他們有很注重選手和隊長的經驗傳承和延續性。過去的勝利是他們最好的動力。今年是我們頭一次向他們取經,洛夫也是過去20年來唯一有副隊長經驗的隊長。但是在營造企圖心、向心力和領導力方面,我們落後歐洲隊將近20年。過去20年來,我們每隔兩年就換一位風格迥異的隊長,經驗難以傳承。所以我們必須急起直追。」

米克森明顯相信有所謂萊德盃致勝模式存在。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希望能看到立竿見影的成效。「我們不能以今年的戰果定成敗,」米克森說。「應該放眼未來十年。我們能取得五五波的勝率嗎?過去20年我們2勝8負。我相信只要努力,未來20年我們可以做到5勝5負,甚至6勝4負。但是第一年打基礎很重要,如果能夠獲勝,我們自然會得到繼續走下去的動能,即使失敗也不要氣餒,至少已跨出第一步。在隊長和副隊長通力合作和經驗傳承下,我們在總統盃已獲得豐碩戰果,9勝1負1和,證明這是可行之道,有效消除不確定性,幫助選手們發揮最佳表現。」

606碼第11洞已經夠長了,不過還有兩個球洞比它更長:第3洞(633碼)和第6洞(642碼)。

「無論今天勝負如何,我們都必須累積成功經驗,繼續努力。如果今年有70%策略奏效,下一屆就要做到超過80%,以此類推。今年是選手首度對隊長和策略享有發言權,選手們會因而更有參與感,向心力也更強,」他說。

坦白說,米克森的話有點不著邊際,但是洛夫堅持網羅他,因為相信他能為團隊帶來正能量。

「我們需要他,原因之一是他在2015年總統盃表現傑出(3-0-1),」洛夫說。「多年來,他一直是代表隊的台柱,無論場內或場外都最具號召力。他和妻子艾美一直對團隊發揮穩定軍心的正面影響。他曾向我保證一定會擠身代表隊,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為何美國隊應該贏
無論米克森能否發揮正面影響,無論萊德盃工作小組的策略是否奏效,美國隊在今年萊德盃都應該會勝出。

首先,美國隊陣容空前堅強。美國隊三位頭號戰將達斯丁.強森(Dustin Johnson)、喬丹.史匹斯(Jordan Spieth)和巴布.華生(Bubba Watson)的戰力乎比歐洲隊三強羅瑞,麥克羅伊(Rory McIlroy)、亨利克.史坦森(Henrik Stenson)和丹尼.威列特(Danny Willet)略勝一籌。再加上黑澤坦球場的主場優勢與在地球迷的熱情相挺,怎麼看都是美國隊贏面較大。

歷經2014年和2012年的慘敗之後,美國隊肯定有非贏不可的決心。受到里約奧運和聯邦快遞盃擠壓的緊湊賽程或許會令美國選手疲於奔命,不過多位歐洲選手也經過相同賽程的洗禮。「我們必須逆轉情勢,讓他們也嘗嘗失敗的滋味,」喬丹.史匹斯說。「今年的比賽會很有看頭。」

美國隊的四位外卡選手也將比歐洲隊壓力更大,因為他們知道今年再吞下敗仗將會遭致比以往更嚴厲的批評。

對抗壓力
美國隊的壓力總是高於歐洲隊,畢竟美國是高球強國,擁有最多明星球員,所以大家都認為美國獲勝理所當然。所以歐洲選手在萊德盃似乎更如魚得水,而美國選手由於壓力較大,在萊德盃失常的機率高於其他任何比賽。

如何幫助選手緩和比賽壓力將會是美國隊長的首要任務。過去20年來,歷任隊長幾乎已嘗試所有方法,從湯姆.李曼(Tom Lehman)的團體諮商治療到湯姆.華生冷酷的激將法。

比李曼嚴厲、但是又比華生溫和的保羅.艾辛格(Paul Azinger)似乎找到中庸之道,在2008年取得難得的勝利。「萊德盃選手必須具備更強的抗壓力,」他說。「假裝壓力不存在只會死的更慘。我告訴選手們事先做好準備,坦然面對壓力,同時具備正確心態,成績反而會更好。」

洛夫無論是打比賽或是之前擔任副隊長的時候,對待壓力的態度都近乎李曼。他的態度會不會對選手們造成正面的影響呢?而包括伍茲在內的三位副隊長能否有效貢獻自己的經驗發揮襄贊之責?這些都還有待觀察。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萬一美國隊落敗,各方的批評砲火將會比以往更加猛烈。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