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A巡迴賽職業選手在防疫期間可沒閒著,喬丹.史畢斯(Jordan Spieth)更是絞盡腦汁思考自己所打的每一桿。少了現場觀眾的鼓譟喧囂,史畢斯和桿弟麥可.葛瑞勒的對話清晰可聞,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位心思最細密、意志最堅定的職業選手的內心世界
「長久以來他一直努力練習上桿至正確位置,同時在心目中想像理想球路,而這正是他和桿弟討論的重點,」長期擔任史畢斯揮桿教練的卡麥隆.麥柯米克(Cameron McCormick)說。「現在他的揮桿終於達到心目中的理想境界,現實與理想完全契合。」
2021年稍早,史畢斯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一舉拿下德州公開賽勝利,還有四場比賽打進前10名,再現贏得三場大賽勝利的高超揮桿。麥柯米克指出,史畢斯的3.0版揮桿在舊有基礎加入新元素,真的很有意思。
「我們逆向操作,先營造理想擊球感覺,然後建構足以獲得這種感覺的揮桿動作,」麥柯米克說。「我們認為只要他能掌握良好的擊球感覺,那麼各個揮桿環節都可以如拼圖般各就各位。」
史畢斯的方法果然奏效,不過這並非菁英球員追求進步的典型方法。他們通常按部就班,從擊球準備設定開始。但是史畢斯和麥柯米克直接從擊球關鍵時刻開始,然後向後回溯。麥柯米克表示,現在史畢斯已經敢於放手擊球,打出強力低飛小右曲球,降落後立即向前滾動。
史畢斯並不刻意追逐距離。他開球力求精準命中球道,然後仰賴鐵桿和短打挑戰領先群。史畢斯的上果嶺桿數利得一直保持在前25名,平均推桿數則在前15名。
關鍵在於上桿頂點。他希望能夠感覺上桿頂點位置正確無誤,確保可以得到理想的擊球感覺。「他現在揮桿更像剛出道的時候,」麥柯米克說。
簡而言之,史畢斯的上桿角度比下桿更為高直。他在上桿中點並未順時針轉動小臂,桿身末端在接近上桿頂時指向目標線內側。但是上桿轉下桿過程中出現劇烈變化。史畢斯開始用力轉動臀部時,桿身角度變得更為扁平,桿身末端指向小白球,甚至指向目標線外側。史畢斯知道從這個位置只需用力轉動身體即可打出理想球路。
史畢斯和麥柯米克形容球桿「由輕轉重」。上桿角度較為高直,所以球桿感覺很輕盈。但是揮桿方向改變之後,桿身感覺沉重許多,因為桿身角度變得更為扁平。
「這就是有些人所謂的擊球窗口或擊球位置,」麥柯米克說。「越是及早就擊球位置,他感覺越好。有趣的是,他在贏得德州公開賽勝利和名人賽位居第三名之時,他甚至過早抵達擊球區。他迫不及待就正確擊球位置。」
麥柯米克表示,除卻過早抵達擊球位置,史畢斯全揮桿其他方面可圈可點。近幾年來史畢斯由於手傷不得已調弱握桿,手傷恢復之後握桿更強勢。弱勢握桿使得他經常擊球失誤在球道右側。他也加大臀部彎曲幅度,調整站姿更在球的上方。他轉動身體通過擊球區至收桿位置,雙手保持被動。
他在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打小左曲球增加距離,但是他不常這麼做。「由於小右曲球彈道較低,所以會損失一些距離,」麥柯米克說。,「但是他的擊球距離還是在300碼左右,而且準確度更高。」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