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球員認為起撲球與劈起球和全揮桿完全是兩碼事。全揮桿和短打的感覺截然不同。但我從不作如是觀。我的短打動作其實是就全揮桿的縮影,握桿、節奏和釋放模式完全相同。無論是1號木桿或挖起桿,我希望球袋中每一支球桿都保有一致的感覺。這對我而言也是較容易保持擊球品質的方式。
重點在於:最能夠紮實擊球的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而且除非球位使然,否則不可輕易改變技巧。你或許認為應該模仿職業選手的短打技法,學會很多不同打法。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數年前我的短打陷入低潮時,我的做法就是回歸基本功,專注於紮實擊球。你也應該如此。如果你的起撲球績效不彰,就會浪費許多桿數。由於我的起撲球動作串聯全揮桿,這些年來跟隨多位教練修改全揮桿時也隨之改變。一度我的揮桿更加高直,握桿更為弱勢,擊球準備時的雙手位置比現在更低。對我而言,找到合適的起撲球動作一向最為困難,也最為重要。
如果你想提升擊球穩定度,我的起撲球擊球角度或許太過平淺。較為高直的揮桿或許更容易紮實擊球,尤其是缺乏時間的練習的情況。然而,平淺的觸球角度正是我可以打出多種短打球路的原因。平淺的觸球角度讓我得以打出帶左旋的短打。每個人都可以用高直揮桿打出帶右旋的球路,然而不是很多人可以隨心所欲打出帶左旋的球路。能夠打出帶左旋的起撲球,意味著我可以視球場狀況決定想打的短打球路。
雖然我建議你固守最有信心的短打技法,但是仍然應該在預擊流程中評估應該打的球路。多花幾秒鐘決定落球點,然後想像降落果嶺之後會如何彈跳和滾動。許多業餘球友懶得像研判推球那樣研判起撲球,結果當然難以將球送至洞旁。選好特定落球點之後,就應該專注於紮實擊球。
關鍵要領
▶ 研判起撲球一如推球
▶ 能夠穩定紮實擊球的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
▶ 除非球位使然否則不可輕易改變技巧
MY WEDGES
▶ 我剛出道的時候,巡迴賽職業選手都使用旋轉率超高的巴拉塔膠球。56度或60度挖起桿根本難以打起撲球,因為小白球降落果嶺之後便馬上停住。現在情況已然改變,高爾夫球的旋轉率大幅降低,果嶺更硬更快,所以我利用TaylorMade Milled Grind56度或60度挖起桿處理90%的起撲球(我沒有攜帶中介挖起桿)。底部的研磨方式幫助我打出不同球路。我的挖起桿底部採用極端的C形研磨,也就是靠近桿頸和趾部的反彈角少於中央部位。如果想打高軟球路,我就會將底部平貼地面。如果想打低飛旋球,就會將跟部抬離地面。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