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訣2018-12-24

做好賽前準備打出最好成績的秘訣

賈斯丁.湯瑪斯執筆
如果你能夠更加關注一個球技環節,相信一定可以打出更好成績。更棒的是,效果立竿見影,無需歷經數月或數年的努力。你知道我在講什麼嗎?沒錯,就是如何做好下場前的練習。這套練習流程幫助我在今年初登是世界球王寶座,相信對你也會有所幫助。
做好賽前準備打出最好成績的秘訣

▶我父親邁克是俱樂部球師,他經常告誡學生,從練習場到第1洞開球台是最漫長的一段路程。因為許多球員在練習場的辛苦努力完全無益於球場上的表現。如果你在練習上只是輪流用每一支球桿一球接一球埋頭苦練,而成績絲毫未見起色,或許你就應該考慮換個方法。下面我將示範對我幫助甚大的賽前練習和熱身方法,歡迎大家拷貝學習。


「我會賦予每一記鐵桿擊球練習不同的任務。」

我的練習之道

父親和短打教練麥特.基倫(Matt Killen)分析我的臨場表現,幫助我擬定最適宜的練習方式,是我最近戰績突飛猛晉的主要原因。他們深入分析我的統計數據,找出最關鍵的環節。舉例而言,父親發現我自50到70碼上果嶺以及20到30碼一切一推進洞績效不彰,所以我們花更多時間練習這方面的擊球。

我也會同時關注我的強項,以免關鍵時刻失常。最重要的是務實看待你的球技狀況,找出最需要多加練習的環節,一味練習1號木桿或許並非最明智的做法,你應該將有限的練習時間做最有效的分配。練習數次1號木桿擊球即可,一方面溫習開球方法,另一方面增添練習趣味,但是要適可而止。

假設你已務實評估自己的球技,並加強練習弱項、保持強項,接下來讓我問你一個問題:你是反覆練習相同球路,還是穿插練習不同擊球?我強烈建議採取後一種方式。我利用TrackMan出球狀況監測器隨機設定126到150碼擊球,然而按指示打出不同球路。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用得起價值兩萬美元的出球狀況監測器,不過你可以每打一球就設定不同的目標和球路變化。舉例而言,用兩支不同球桿或兩種不同球路打出150碼距離,模擬球場上的實際擊球狀況。你在球場上不太可能連續兩桿都打相同球路,所以每打一球都應賦予不同的擊球任務。

這種練習法對提升短打品質幫助很大。你應該花很多時間練習果嶺旁短打。除非你刻意鍛鍊某一方面的擊球技巧,否則我不建議站在果嶺旁同一地點反覆練習相同球路。請不停變化擊球目標。我的方法是將三顆球以不同彈道打向同一目標。然後移至下一個目標,反覆相同過程。

我對推球更著重練習。舉例而言,我每次都會利用鏡子檢查我的雙眼位置是否正確,確認左眼位於球的後方,雙眼對齊推球路線。身體對向很容易移位,而使得完美推球變成失誤。所以務必經常檢查身體對向。

我還會進行另一個練習,幫助小白球在正確路線上滾動。找一條弧線推球路線,在出球路線上方六英寸處架一條繩子,然後在前方出球路線兩旁各插一支球座。我的任務是讓小白球順著目標線滾過球座之間。我的中距離推球球績效欠佳,於是我會花很多時間練習10到25英尺推球。你應該加強練習績效最差的推球項目。換言之,練習時務必走出舒適圈,勇於克服自己的弱項。這正是我們職業選手提升實力的秘訣。

「上桿至這個位置時,若未將球桿拉進目標線內側,就表示揮桿平面可能正確無誤。」


我的熱身之道

比賽日的練習流程異於平日。我會花更多時間練習挖起桿,30%到40%的熱身時間用於練習短打,利用出球狀況監測器距離和旋轉率,半揮桿擊球、全揮桿擊球、高彈道球路、低彈道球路等各種球路面面俱到。

對我而言,長鐵桿練習著重於打出最拿首的略帶小幅右曲的筆直球路,確認能夠在球場上正常打岀這種球路。否則就必須視當天擊球狀況隨機應變。不要念念不忘上星期漂亮的小左曲球,如果在練習場上打不出來,上了球場也一樣難以落實。我知道你想轟兩球鬆散筋骨,但是短打更是得分之鑰。不斷在練習果嶺四周變化擊球位置,以熟悉球場上的實際狀況。不要忘了打數記沙坑球,瞭解沙質硬度,以及小白球降落果嶺後的反應。

如果上場前只有時間做最後一件事,請體會不同距離的推球感覺。有時候明明準確研判推球路線,但是因為推球速度不對功虧一簣。如果你在離開練習果嶺時固定推球超越球洞一英尺左右,那你就已做好下場廝殺的準備。

「我會練習不同球路、彈道和旋轉率的短打。」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沒有不好的球桿,只有不對的球桿。量身訂製已是世界潮流,趕快使用美津濃球桿量測服務,體驗它為你的桿數所帶來的神奇幫助!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佛度第一次拿到英國公開賽冠軍時寫下了這本書,之後又拿了5座大賽冠軍。此書可說是這位英國球王畢生心血精華!典藏最完美的尼克.佛度,盡在於此了!(點圖看更多)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70年來,全世界高爾夫球友的好朋友,與你的高爾夫生涯一同成長!(點圖看更多)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夏天到了,寵愛自己多一點,沐浴後讓暖風迅速吹乾身體,有益健康。現在就為家人準備一部吧!(點圖看更多)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