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奇.佛勒是行動派。網路上充斥他從事各種活動的影片:騎越野自行車凌空躍,擠身筆直旋轉下墜的特技飛機駕駛艙,在甲板上表演後空翻,穿著耀眼服飾在高爾夫比賽中進攻旗竿。一系列的高爾夫男孩影片更是向高危險挑戰。
然而,儘管瑞奇.佛勒給人放蕩不羈的火爆浪子印象, 代言的全都是主打年輕族群的品牌,例如R e d B u l l、Puma和Cobra,但是骨子裡卻是個小心謹慎的人。在大膽鮮艷的服飾下隱藏著一個思路縝密的頭腦,仔細觀察現代職業高壇的眾多機會之後,審慎做出獲利最大的生涯選擇,到目前為止從未失手。
「大家或許沒想到,瑞奇其實擁有敏銳的觀察力, 」德意志銀行前任執行長塞斯.沃夫(S e t h Wa u g h)說,許多頂尖職業選手都曾向他諮詢生涯規劃。「他會仔細觀察成功人士的運作模式,挑選適合自己的模仿對象,然後朝那個方向努力。他一向能夠準確判斷何者適合
自己,何者不適合。」佛勒看準經濟不景氣時期逆勢成長的運動行銷市場, 以非傳統方式崛起。廣告廠商開始緊縮代言費用的支出,減少簽約球員數,並且要求簽約球員參與更多活動,包括拍攝宣傳照、酬賓晚宴、高爾夫活動以及配合網路社群媒體宣傳等等。代言球員的工作量的確比以往增加許多,但是對於願意配合的選手而言,報酬和曝光機會相對增多。2013年佛勒在場外賺進450萬美元,而670萬美元的總收入使得他在高爾夫文摘50大高收入選手中名列35,而且樹立了任勞任怨好配合的名聲, 深獲企業喜愛。而他廣結善緣搞好企業關係的做法,已成為年輕一輩選手的典範。
佛勒深知出道五年只贏得一場P G A巡迴賽勝利, 但是卻能收取高額代言費用, 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必定會遭受外界質疑。「我的目標並非為了賺錢或是建立個人品牌,」他解釋說。「我夢想能在PGA巡迴賽揚名立萬。我一直朝向這個首要目標努力不懈。」
對於何謂「朝向這個首要目標努力不懈」,固然可以有不同解讀。但是由於外務太多而分心,導致球技和戰績停滯不前,就有可能毀了一位高球選手的職業生涯, 得不償失。
「時下重宣傳、輕戰績的風氣,導致許多年輕選手在球場上的表現原地踏步,」一位老牌高爾夫經紀人如是說。「球技和戰績進步所獲得的回報大幅減少。」
不過也有選手和經紀人抱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競爭力因人而異,而且代言活動反而可以增進一位選手的場上表現。企業關係一級棒的菲爾.米克森(Phil Mickelson)對佛勒影響很大。對於球技和個人魅力兼具的高球選手而言,和慷慨的代言企業保持良好關係,被認為是明智的做法。
「這些球員都具備擔任自家企業執行長的條件,」沃夫說。「用7號鐵桿將球送到距離洞口五英尺是他們最有賣點的產品。但是除了球技之外,其他因素也很重要。佛勒的場外魅力是一大加分,但是倘若沒有傑出戰績加持, 個人魅力很容易落漆。我相信佛勒也深有同感。」
新的影響:
布區.哈蒙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佛勒去年聘請布區.哈蒙(Butch Harmon)擔任揮桿教練。佛勒自從原本的教練巴瑞. 麥唐尼爾(Barry McDonnell)於2011年去世之後,就未再延聘任何教練。麥唐尼爾從佛勒7歲起就開始教導他一套感覺型揮桿法,中間夾帶數個非正統動作。但是在2013年英國公開賽慘遭淘汰之後,佛勒便安排隔天和哈蒙在練習場見面。
「瑞奇對我說,『我希望以球技聞名,而不單只是賣弄服飾和帽子,你可以助我一臂之力嗎?』」哈蒙說。年過七旬的哈蒙原本計劃縮減學生人數,但是有感於佛勒追求進步的企圖心,遂點頭應允。
「他向我證明能夠做好時間管理, 」哈蒙說。「瑞奇的情況讓我想起葛瑞格.諾曼(Gr e g Norman),我擔任教練的時候,他也是外務纏身,但是練球一樣很勤奮。瑞奇同樣可以做到場內、場外兼顧,以他的年紀很不簡單。我絲毫不懷疑他想成為名將的企圖心。」
事實上,佛勒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聘請哈蒙擔任揮桿教練。佛勒從一位友人那兒得知,老教練麥唐尼爾生前曾點名哈蒙是最佳繼任人選。
佛勒的母親琳恩表示,他從小做任何決定都很謹慎,兼顧越野摩托車和青少年高爾夫比賽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進行摩托車騰空跳躍之前會考量所有因素,計算風速、高度、以及引擎轉速等等, 」琳恩說。「然後他就放空心思, 放手一搏。」
不過佛勒還有另外一個優點是他在人氣和收入上超越同輩選手的關鍵:好感度。
雖然他的自我行銷和服飾都極盡誇張之能事,但是佛勒從未給人目空一切的高傲形象,相反的,他在同輩選手之間也享有高人氣。
個性封閉的布巴.華生(Bubba Watson)平日都刻意和其他選手保持距離, 唯獨對瑞奇另眼看待,視他為「小弟」。麥特.庫查(Matt Kuchar)說,「瑞奇和每一個人都處得很好。」米克森長期合作的桿弟馬凱說,
「瑞奇和史提夫.史崔克(Steve Stricker)一樣,沒有人會對他有惡評。」
PGA巡迴賽執行長提姆.芬勤(T im F i n c h em)也說:「瑞奇完全沒有這個年齡的年輕人常有的驕氣和傲氣,難怪人們都樂於和他親近。」
佛勒在比賽結束後樂於和球迷互動,對簽名要求來者不拒,從不抱怨。佛勒的球迷以年輕族群佔多數,不乏短褲、刺青、光頭的極限運動造型。佛勒帥氣的臉龐也吸引很多女性粉絲。
佛勒的球迷中以未達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最為死忠, 球場上常見他們一身橘色裝扮。佛勒在今年名人賽的p a r-3洞大賽中被觀眾票選為最受歡迎的年輕選手。佛勒也很重視這群小球迷。「我以身為他們的角色典範為榮,」佛勒在蘇黎世菁英賽如是說。他在第1 8洞果嶺和來自紐奧良的少年們的熱情互動, 令職業業餘配對賽同組的蘇黎士銀行執行長馬丁. 辛恩(Martin Seen)印象深刻。「他們的互動自然真切,讓小朋友們留下美好回憶,」辛恩說。
「這是義務,也是負擔,但是一旦現身公眾場合, 我就代表高爾夫運動,不能做出無厘頭的愚蠢行為,」佛勒說。「我意識自己是許多人模仿的對象。我希望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名垂青史。」佛勒談話一定直視對方雙眼,態度真誠,語氣親和, 從不咄咄逼人。
「瑞奇的態度讓人如沐春風, 」沃夫說。「他通常多聽少說, 讓人樂於親近。」從阿諾. 帕瑪(Arnold Palmer)到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等偶像人物都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
但是當他站在講臺上對著麥克風口若懸河侃侃而談又會令你大吃一驚。
「每次看到那種場面都讓我大為感動,」他母親琳恩說。「他直到兩歲都還不會說話,我開始擔心他是不是有問題。但是他長大後卻格外圓融世故,善於交際。這並非出自於他父親和我的教導,而是他與生俱來的能力。他意識到外界的期望,並付諸行動。他將之視為職業選手工作的一部份,而且樂在其中。」
不過佛勒的祖父田中豐卻對他影響很大。佛勒三歲的時候就跟隨祖父上練習場。「我父親個性溫和,說話輕聲細語,但是為人處世雍容堅定,充滿自信。在瑞奇身上可以看到亞洲文化的影響,」母親是納瓦荷印地安人、父親是日本人的琳恩說。
在祖父的引導下,佛勒很快就愛上高爾夫。「他對高爾夫的規則、禮儀和服飾感興趣,他在那時候就喜歡穿出自己的風格,」琳恩說。「他在七歲的時候就對我說不想打棒球和練習體操,他只想打高爾夫,日後當職業選手。他每天勤奮練習,犧牲休閒時間,沒有派對,沒有假日,也不去看美式足球比賽。我當時真的有點擔心。他現在已經不會把自己逼得那麼緊,會留下一點喘息空間。不過無論是哪種情況他都怡然自得。」
佛勒對他的高球夢小心謹慎以對。他在大學時代就很摳門, 即使現在日進斗金,用錢還是很保守,這點遺傳自他母親。「她總是前往平價賣場購物,」佛勒說。琳恩則表示兒子很會節約儲蓄,凡是大筆開支一定徵詢父母意見。
雖然佛勒活躍於各種社群網路,但是發言相當節制。「我偶爾會修理一下惡意留言的粉絲,」他說,「不過我只會稍微提點一下,希望他們不要太白目,多用大腦思考。」
少年得志VS.自我實現
然而,惡粉永遠不會消失,而且無論他在場外多麼受歡迎,戰績終將是其職業生涯最後的判定標準。
截至目前為止,佛勒在場上的表現尚足以抵擋外界名實不符的批評。他在2010年當選P G A巡迴賽年度最佳新秀,萊德盃單打比賽中連抓四鳥追平艾德華多. 摩里納瑞(Edoardo Molinari)技驚全球。佛勒在2012年富國銀行錦標賽擊敗羅瑞.麥克羅伊(Rory McIlroy)封王一週後,又在選手盃錦標賽並列亞軍,世界排名達到最高的18名。
巡迴賽圈內人士普遍認為佛勒早就應該投入布區.哈蒙門下,他們認為佛勒的揮桿太過鬆散,穩定性不足,而且還會對背部造成不良影響。揮桿缺陷是導致天文桿數(例如2012年國殤日高球賽的84桿)以及頻繁出現雙柏忌的主要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推桿績效不佳(今年的選手盃錦標賽短推球頻頻失誤),推桿績效在巡迴賽排名154。
「我希望改善揮桿效率和穩定度。一方面減輕背部壓力,另一方面讓我有能力角逐大賽冠軍。我希望能夠發揮所有潛力,而不只是原地踏步,」佛勒談到聘請哈蒙擔任揮桿教練的原因。
哈蒙談到佛勒的一些轉變:「他之前在上桿時會將握把拉到目標線外,然後在接近頂點位置處桿身下垂,導致球桿卡在後面, 穩定性因而受到影響。現在他提早設定球桿在左臂所在平面,適度轉動小臂。他的揮桿狀況比之前好很多,剩下的就是信心問題。他必須在壓力下信任自己的揮桿。」
佛勒的擊球準備姿勢也更高挺,給予他更多空間營造揮桿速度。哈蒙估計他的1號木桿揮桿速度增加12到15英里。佛勒必須先在距離和準確度之間做選擇,才能完全發揮潛力。佛勒身高5呎9吋,體重155磅,並不具備大砲球員的條件。開球距離雖然優於平均值, 但是卻不足以彌補所損失的準確度。
在代言廠商的強力行銷和包裝之下,瑞奇.佛勒已成功地建立獨特的品牌形象,現在應該擴而大之,以實際戰績證明自己的高爾夫實力。
高爾夫文摘嚴選優質商品推薦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