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豐漫步在鳳凰城公開賽職業業餘配對賽的觀眾警戒線外,默默看著外孫瑞奇.佛勒(Rickie Fowler)成為所有目光注視和手機拍攝的焦點。(一個女性的聲音叫道,「瑞奇,和我們一起自拍!」27歲的佛勒抬起頭,湊向一群嘰嘰喳喳的女士們,擺出適合網上發佈的姿勢,直到對方示意纔繼續向前行,標準高爾夫Y世代。*那天是星期三,巧的是,24年前從南加州一家鋼鐵公司退休後,田中豐每逢星期三就會要求三歲的外孫選擇去釣魚或是去練習場學打高爾夫。這項傳統一直持續到佛勒取得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獎學金負笈他鄉。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練,田中豐的差點降到10,佛勒也在高中高爾夫比賽打出62桿。*「往日好時光,」現年77歲、來自好萊塢牛仔電影故鄉的田中豐操著些微西部口音說道,「瑞奇在練習果嶺上贏光了我們的銅板,發現自己有這方面天賦。看他打球是一大樂事。」
親友們匿稱塔卡的田中豐身形硬朗健碩,身上穿著外孫給他的Puma球衫,尺寸倒也合身。他和妻子珍妮一年約有六場比賽親自到場幫外孫加油,不過隨著球迷人數日增,已越來越難在球場上目睹瑞奇的身影。這場職業業餘配對賽終於讓他清楚看到外孫,如果他有意,甚至被允許越過警戒線和他並肩而行。
但是田中豐仍選擇坐在遠處的折疊椅上,唯恐干擾到瑞奇。「他今天要應付許多人,」田中豐說。他甚至謝絕在第16洞穿過選手通道近距離觀看佛勒擊球的機會。
「一點關係有沒有,」田中豐說。「能夠看到他善待穿著橘色球衫、戴著大帽子找他簽名的孩子們,我就已經很欣慰了。他很有孩子緣,他知道可以帶給他們各種啟發,不一定局限於高爾夫。」得知佛勒在阿布達比贏得比賽勝利之後,隨即兼程趕回聖地牙哥主持青少年高爾夫訓練營,更是倍感驕傲。「真正的高球員都知道回饋社會,」田中豐說。
在光鮮時髦的外表下,佛勒奉行老派的核心價值。好友菲爾.米克森(Phil Mickelson)因萊德盃失利而猛烈砲轟湯姆.華生(Tom Watson)之際,佛勒毫不避諱挺身而出為四面楚歌的隊長辯護。一月間他在阿布達比贏得勝利之後,送了一瓶香檳到媒體室慰勞採訪記者們。世界排名因此上升到第四名時,媒體慫恿佛勒放言將喬丹.史匹斯、傑森.戴伊和羅瑞.麥克羅伊的三巨頭改為四巨頭,但是他婉拒了。「拿下大賽勝利之後,我或許纔有資格加入他們,」佛勒說。
勤奮努力天賦異稟
佛勒的成長過程中,來自長者的指導至關重要。第一位是外祖父田中豐。二次大戰期間,田中豐和家人被關進懷俄明州的日本人居留營。田中豐的父親原本在加州波莫納地方從事家禽生意。
「我那時還很小,不理解居留營生活的艱苦」田中豐說。「戰後政府不允許我們返回加州,於是舉家遷居紐約州。我父親很幸運保住生意和家人,我們認識的有些人一無所有。我從未和瑞奇談到這些事情。
田中豐謙稱在每週三的例行會面中,佛勒並未從他那裡學到任何生活智慧。
「我會在下午兩點去接他,然後一起行動,」他說。「瑞奇話不多,大多只是從旁觀察。他的釣魚技巧不錯,而且很有耐心,空手而回也不生氣。我們倆都是高爾夫新鮮人,不過他既能打到球,又夠專心。他的運動天賦來自他父母,和我無關。」
佛勒則表示,外祖父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和他在一起的時光培養了我的生活態度。他總是笑口常開,擅長與人相處,熱愛生活,一派樂天。我一直努力向他看齊。」
田中豐絕不插手佛勒的高爾夫之路。佛勒四歲半就參加第一場比賽,七歲開始在Murrieta練習場受教於巴瑞.麥唐納(Barry McDonnell)。麥唐納出身洛杉磯Fox Hills高爾夫俱樂部球師,見識過許多無師自通的高手,所以很能包容佛勒揮桿的個人特質。
麥唐納教學過程從不使用攝影機、甚至瞄準桿,以致於佛勒曾感嘆說他好像或在1950年,而不是1995年。Murrieta練習場老闆比爾.提斯達爾(Bill Teasdall)曾是南加州頭號青少年球員,後來也受教於麥唐納,但是後來由於過度拘泥於揮桿理論,高爾夫生涯毀於一旦。
「巴瑞經常說他會確保瑞奇不步上我的後塵,」提斯達爾說。「他並未修改瑞奇轉一個圈下桿的動作,因為『這樣他才打得到球』。他總是抱持鼓勵的正面態度。他經常告訴我,『對於這孩子我有兩件事要做。第一,不妨礙他發揮天賦。第二,建立正確的高爾夫心態。』」
第二點是為佛勒成名後預做準備,麥唐納堅信佛勒一定會出人頭地。「巴瑞看出瑞奇天賦異稟,前途無可限量,」提斯達爾說。「他閱人無數,對偉大運動員,尤其是拳擊手,鑽研甚深。他經常和史上最偉大的重量級拳擊手之一的喬.路易斯(Joe Louis)一起揮桿。在巴瑞眼中,幾乎每一位超級球星都是一個悲劇。他經常引用好友、前世界健美先生喬治.艾佛曼(George Eiferman)的話告誡我們:『天賦是上天給的,要謙卑;名聲是社會給的,要感恩;自大是自己給的,要小心。』瑞奇一直謹記在心,所以他從未讓人感覺驕傲自負。」
佛勒果然一鳴驚人,順利獲選2010年PGA巡迴賽年度最佳新秀,但是麥唐納2011年因病去世對他打擊甚大,情緒一片低迷,此後一直到2013年的69場比賽只有14場打進前10名。「對我打擊真的很大,」佛勒說,他將麥唐納的簽名刺在左手腕上。「他原本計劃在名人賽的Par-3洞比賽擔任我的桿弟,但是他再也做不到了。往後我再無人可以依靠,必須靠自己摸索。」
哈蒙的影響
佛勒經常和菲爾.米克森(Phil Mickelson)以及達斯丁.強森(Dustin Johnson)練球,因而結識布區.哈蒙(Butch Harmon),2013年正式受教於哈蒙。哈蒙的教學方法和麥唐納不無共通之處,不過由於累積多年輔導世界頂尖選手經驗,手法更細膩。
哈蒙認為佛勒的揮桿過度仰賴時間點掌控,於是致力於緊縮他的揮桿。於是呼佛勒的上桿變得更高直,防止桿身在下桿時落在身體後方。這項缺失加上佛勒習於冒險的個性,導致開球和上果嶺失誤多的不成比例,頻頻失分。
更有效率的揮桿動作為佛勒帶來更多桿頭速度和擊球距離。不再像以往那樣因為經常打出七字頭成績慘遭淘汰,現在的失誤都在可控制範圍內,問鼎冠軍機會增多。
佛勒在2014年四大賽取得重大突破,四場都打進前五名。然而卻都無功而返,降獎金排名第八。在哈蒙的激勵之下佛勒2015年戰績更上一層樓,一舉拿下選手盃、德意志銀行錦標賽和蘇格蘭公開賽勝利。今年他更擁有生涯最佳機會再創佳績。
「瑞奇是很棒的伙伴,他熱愛高爾夫,言談幽默風趣,重視友誼,」哈蒙說。「他肯於聆聽教導,吸收快速,才華洋溢,展現努力成為頂尖球員的決心。他在獲勝的比賽中已然證明自己有這份實力。在阿布達比的比賽中,前兩輪分別和喬丹以及羅瑞同組,我稍微激他一下:『他們甚至懶得鳥你。』他回答說,『我會讓他們注意到我的存在。』而他做到了。往後他只會越來越好。」
如真如此,佛勒贏得大賽勝利的機會劇增。而他也努力為這四場比賽預做準備。他從過往的生活經驗中汲取信心。
「我經常想到Murrieta練習場,」現居佛羅里達的佛勒說。「我在那兒度過小學、中學、高中和大學的暑假時光。我也很懷念祖父和巴瑞。我每次返家都會回去走走,到樹下憑弔一番。那是我特別珍惜的一的地方。一個老派作風的地方。」
►►加入「台灣高爾夫球隊聯盟」社團,與各球隊連線交流,隊長、總幹事立即獲贈《高爾夫文摘》一份!按此加入社團
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分享本文,讓朋友們與您同享新知!